生命文創
徳藝天地

「麗水街」老屋新生的文化任務暫告一段落,
各道場餐廳繼續為廣大的民眾繼續做更貼近的身心健康照護。

 


麗水三八》記錄 下一站,我們繼續為世界和平而盡力!

我們的立意,是把這裡做為最好的橋樑,
讓大家看見善意、善心、善念、善行,
所有的好,變得更好,人性都導入善途,
毫不猶豫,毫不客氣!
——李鳳山師父

【歷史榮譽】
2104年台北市第十二屆都市景觀大獎入圍
2012、2013年「老屋新生」評鑑活動,連續兩年獲網路人氣第二名
2012年獲行政院文化部頒發國家文創大獎最高榮譽-「台灣文創精品獎」服務大獎
2010-2013年及2013-2016年連續獲經濟部工業局評選為「創意生活產業優質團隊」
2010年獲台北市衛生局頒發社區健康生活方案「績優社區健康營造團體獎」
2010年獲台北市政府頒發大安健康城市「績優社區獎」

[關於麗水三八]

發現  麗水三八
一座美麗城市的誕生,就從一段美麗的記憶開始

【契子】
麗水街,全長約500公尺,銜接人文薈萃的師大文教區與繁華耀眼的信義商圈,小巧而玲瓏,保留了一個讓市民可以可觀可遊的自然環境,不但是踏察台北賞讀老樹的最佳起點,也是走訪歷史遺存、拜訪老屋群落等,進行短暫「微型文化觀光」的最佳人文旅遊路線之一。

此區生態得以保留下來,前有「油杉社區」救樹媽媽們,號召生態、古蹟、文化界的朋友,共襄盛舉及時搶救這片歷史地標;近期則有「健康推手」李鳳山師父,帶領一群義工整建台鐵老房舍,進行文化耕耘,完成麗水38的活化奇蹟,題名為「梅門德藝天地」。

這片宿舍群老公寓,由已故台鐵資深副局長孫中和先生於民國58年監造,曾居住鐵路電氣化主要推手羅裕昌先生與有「台灣文學之母」美譽的羅夫人齊邦媛教授,以及歷任台鐵局長、副局長,在這小小園區中,包含了台灣文學史、鐵路電氣化人文史、老建築、花甲玉蘭老樹…,豐富的文化資產,信手拈來均可見證台灣百年近代史的發展軌跡。

【軌跡】

約1919年

日本人在此區興建一批半黑瓦房舍,做為日本總督府的文官宿舍群,居住者皆是當時建設台灣的重要菁英。

1949年臺灣光復

國民政府承接後,這裡成為早期隨政府來台建設台灣政治、經濟、文化等各領域菁英薈萃之官舍。

1969年

台灣鐵路局進駐,改建為公寓式宿舍,成為歷任局長、副局長及打造台灣鐵路電氣化的鐵道英雄們的家。

2004年左右起

物換星移,人去樓空。在鄰居眼中,巷弄狹窄的公寓樓房屋宅殘破、花園荒蕪,無人問津,

2009年

李鳳山師父依「都市閒置空間再利用」條例,動員義工超過千人,經八百多天整建,保留原有建築結構、修復已破壞的地質、疏通淤塞的管道、啟動活水源頭改善風水、栽種四季植物美化環境…

2010年

《梅門德藝天地》誕生,集養生、休閒、藝文欣賞等複合功能的生活美學空間,成為觀光局推薦國際友人台北必訪之文創發展景點。

 

【歷史的麗水三八】
目前所見《麗水38》上的建物乃興建於民國60年左右之台鐵官員宿舍,曾是台灣文學重要推手的齊邦媛教授三十多年舊居,其夫婿羅裕昌先生(麗水街42號3樓),更是預計在民國109年完成的台灣鐵路環島電氣化偉大工程的關鍵帶領人物,與一群台鐵重要的局、副局長們如費驊副局長 (民國60年改建前)、孫中和副局長 (46號)、單偉儒副局長 (38號)、陳德年 (40號)、陳德沛局長 (46號3樓)等等帶領鐵路同仁胼手胝足,將跨越百年時空的台灣鐵路建設帶進了現代化,堪稱這個時代中的一位代表性人物;而齊邦媛教授的巨著《巨流河》更將此一建設過程化為時代文學,為這塊土地人們留下珍貴的集體記憶與共同資產。

【梅門麗水停看聽】 - 老鐵故事
【梅門麗水停看聽】 - 重生
【梅門麗水停看聽】 - 發現
【梅門麗水停看聽】 - 玉蘭樹

【活化的麗水三八】
2009年,梅門一氣流行養生團隊承租《麗水三十八》園區,區內住戶多已遷離,屋舍荒蕪,唯有前台鐵副局長,102歲的孫中和爺爺仍然住在46號一樓。

李鳳山師父親自登門造訪孫爺爺,請他放心住,只要梅門在這裡,就會盡全力照顧他和這塊地,隨之並號召義工整理環境。當陽光終於照進孫爺爺原來藤蔓重叢生的院落,爺爺笑了!他說好久都沒看見太陽囉!

不久後,爺爺安心上天堂去了!

李師父告訴弟子們,孫爺爺為國家奉獻一生,情深義重,我們要承接這股精神,用長久打算的心境來活化再造這塊土地,所有園區內的人文生態皆要盡情保護,地質風水亦全面營造,促使更多人走進來,感受這裡可貴的人文歷史。

李鳳山師父更號召鄰里共同參與:「上天會為一個好人而延長地球生命。所有好的團體,若團結起來,力量更大,我們一起來!」

[別說再見留住麗水三八]
台北市麗水街38號是塊國有土地,其內建物群原為台灣鐵路局舊宿舍使用,98年李鳳山師父引領之梅門將其承租下來,將荒廢老屋群活化蛻變成獲得文化部文創精品獎的「梅門德藝天地」,正值積極進行下一階段社區整體活化之際,惟台鐵已計劃於今(2015)年底收回土地,計畫整地朝高樓方式開發!

國有土地為全民共有,應以全民利益考量!在剩不到半年時間內,除尋求各界好友及有識之士全力搶救其獨有的鐵路人文歷史,更有李鳳山師父率領梅門弟子將之翻轉活化成台北市民共享的養生文化園區,在此邀請各位好友一同表達我們身為國民,願保有此地為一個公益性經營,永續留有在地人文、歷史和生態,鄰里共享的開放空間。

請即刻連署,我們需要您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