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茶旅】大義淨化營
2015-10-08

【大義淨化營】
張麗雪2015.10.7
師父說:「就算只有一天,放掉一天試試看,放鬆、放心、放下,不做他想試試看!」
大義山莊舉辦第一屆淨化營,參加的師兄姐收穫滿滿,感動分享:
「我只想到兩個字--感恩。師父造就這美好的環境,每個細節的安排,給我們如此舒適的感覺,師兄姐的用心,讓我渡過充實的一天。感恩師父開辦淨化營,讓我體會這麼多好處。」
「平常生活忙碌,常常手邊做這事,腦袋已經想著別的事,但今天真的有活在當下的感覺!因為不知道接下來要做什麼,只好放下了。」
「佩服我自己,一碗芝麻糊可以撐到最後,還沒吃完!」
「本來擔心很多,一天下來,感覺蠻順暢,體力也還好。師父說的對,人不能低估自己,該做的要勇往直前。」
「淨化營的效果有如一個百日功,以密集的方式讓我們快速體會師父的動功與靜功對身心的作用。」
「從來沒有吃東西這麼慢,走路這麼輕,呼吸這麼柔,也從來沒有靜坐到這麼放鬆,竟然睡著了!」
「感恩師父給我們心法,正是我現在生活上最需要的提醒。」
「師父每個當下救人的心,給我們這麼好的功法,食物,水,環境...,我這次最大的體會--喝全合仁水真的會飽。」
「原本覺得自己是個很定的人,可是今天練功竟然ㄧ度練不下去,起了煩躁心,師父的心法,讓我反省,要在師父這裡學到如何去行,去奉獻,去付出,才能圓滿具足。」
「團體力量大,自己如果在家裡,就算想,也永願不會有那一刻開始。」
「以前看著時間做事,今天學到放鬆、放心、放下!如同師父所說,要記住今天的感覺,一輩子受用,回味無窮!」
#課程詳細請洽詢大義山莊03-5803663
張麗雪2015.10.7
師父說:「就算只有一天,放掉一天試試看,放鬆、放心、放下,不做他想試試看!」
大義山莊舉辦第一屆淨化營,參加的師兄姐收穫滿滿,感動分享:
「我只想到兩個字--感恩。師父造就這美好的環境,每個細節的安排,給我們如此舒適的感覺,師兄姐的用心,讓我渡過充實的一天。感恩師父開辦淨化營,讓我體會這麼多好處。」
「平常生活忙碌,常常手邊做這事,腦袋已經想著別的事,但今天真的有活在當下的感覺!因為不知道接下來要做什麼,只好放下了。」
「佩服我自己,一碗芝麻糊可以撐到最後,還沒吃完!」
「本來擔心很多,一天下來,感覺蠻順暢,體力也還好。師父說的對,人不能低估自己,該做的要勇往直前。」
「淨化營的效果有如一個百日功,以密集的方式讓我們快速體會師父的動功與靜功對身心的作用。」
「從來沒有吃東西這麼慢,走路這麼輕,呼吸這麼柔,也從來沒有靜坐到這麼放鬆,竟然睡著了!」
「感恩師父給我們心法,正是我現在生活上最需要的提醒。」
「師父每個當下救人的心,給我們這麼好的功法,食物,水,環境...,我這次最大的體會--喝全合仁水真的會飽。」
「原本覺得自己是個很定的人,可是今天練功竟然ㄧ度練不下去,起了煩躁心,師父的心法,讓我反省,要在師父這裡學到如何去行,去奉獻,去付出,才能圓滿具足。」
「團體力量大,自己如果在家裡,就算想,也永願不會有那一刻開始。」
「以前看著時間做事,今天學到放鬆、放心、放下!如同師父所說,要記住今天的感覺,一輩子受用,回味無窮!」
#課程詳細請洽詢大義山莊03-5803663
【美食茶旅】第三屆梅門金成獎茶藝賽 暨 得獎名單
2015-10-05

決賽記實
2015.10.04榮珍分享//
從比賽中看到精誠團結,這是李鳳山師父設立「金成獎」的初衷,不是分高下,而是在過程中讓大家能齊心協力,共同完成目標,寓教於樂。
「第三屆梅門金成獎最佳茶藝獎」在9月初,歷經戰況激烈的初賽, 10月4日舉辦決賽。經過一天慎重、緊張的賽程,終於在下午四點揭曉得獎名單。評審主委李兆杰老師提醒參賽人員,重視基本功,小心拿捏水溫與注水時間,就連置茶的方位都會影響茶湯的滋味;而茶侶更應積極扮演其角色,不僅協助供應溫度適當的熱水、也應具備提醒茶人的能力,兩相配合,才會有美好的茶湯。
兒童青少年組冠軍茶人
林子融(11歲)開心表示:「重要的不是拿到第幾名,而是平常練習所獲得的心得,更希望大家多來參加比賽,傳承中華茶藝。」
成人組冠軍
高雄安宜師姐不敢置信的分享:「謝謝師父,謝謝李兆杰老師,讓我從一個從不喝茶的人 ,到現在每天都能喝到最有能量的梅門甩茶,並從喝茶,進一步學習泡茶,甚至還能跟李老師去做茶。
謝謝高雄所有師兄姐的鼓勵與協助,從茶席佈置的所有物品到比賽的大大小小注意事項,都是師兄姐們互相提醒、互相協助、共同完成的 。
看著佈置好的茶席,心中滿滿的喜悅。比賽開始,把專注力凝聚在每一個當下:注水、香氣出、直注、上下、轉圈…,每一個動作都是全神貫注的。謝謝師父,讓我再次從泡茶中,突破自己,讓自己往更細緻處提昇。感恩師父!」
成人組亞軍
新竹道場的葉明雪師姐(茶人)與張念婕師姐(茶侶),明雪師姐感動分享:「泡梅門甩茶有很幸福的感覺,喝到會掉眼淚。」
在眾人歡呼聲中,第三屆梅門金成獎圓滿落幕,帶動全體參賽者與梅門學員,興起精進之心,歡迎明年大家一起來參賽!
2015.10.04榮珍分享//
從比賽中看到精誠團結,這是李鳳山師父設立「金成獎」的初衷,不是分高下,而是在過程中讓大家能齊心協力,共同完成目標,寓教於樂。
「第三屆梅門金成獎最佳茶藝獎」在9月初,歷經戰況激烈的初賽, 10月4日舉辦決賽。經過一天慎重、緊張的賽程,終於在下午四點揭曉得獎名單。評審主委李兆杰老師提醒參賽人員,重視基本功,小心拿捏水溫與注水時間,就連置茶的方位都會影響茶湯的滋味;而茶侶更應積極扮演其角色,不僅協助供應溫度適當的熱水、也應具備提醒茶人的能力,兩相配合,才會有美好的茶湯。
兒童青少年組冠軍茶人
林子融(11歲)開心表示:「重要的不是拿到第幾名,而是平常練習所獲得的心得,更希望大家多來參加比賽,傳承中華茶藝。」
成人組冠軍
高雄安宜師姐不敢置信的分享:「謝謝師父,謝謝李兆杰老師,讓我從一個從不喝茶的人 ,到現在每天都能喝到最有能量的梅門甩茶,並從喝茶,進一步學習泡茶,甚至還能跟李老師去做茶。
謝謝高雄所有師兄姐的鼓勵與協助,從茶席佈置的所有物品到比賽的大大小小注意事項,都是師兄姐們互相提醒、互相協助、共同完成的 。
看著佈置好的茶席,心中滿滿的喜悅。比賽開始,把專注力凝聚在每一個當下:注水、香氣出、直注、上下、轉圈…,每一個動作都是全神貫注的。謝謝師父,讓我再次從泡茶中,突破自己,讓自己往更細緻處提昇。感恩師父!」
成人組亞軍
新竹道場的葉明雪師姐(茶人)與張念婕師姐(茶侶),明雪師姐感動分享:「泡梅門甩茶有很幸福的感覺,喝到會掉眼淚。」
在眾人歡呼聲中,第三屆梅門金成獎圓滿落幕,帶動全體參賽者與梅門學員,興起精進之心,歡迎明年大家一起來參賽!
【文化活動】玉蘭茶席藝聲遠 保住台鐵老宿舍
2015-09-26

玉蘭茶席藝聲遠
保住台鐵老宿舍,留住麗水三十八
弟子 大琳分享
玉蘭花香入茶席,笛樂傘舞悅賓客,藝文活化的台鐵老宿舍區,麗水街38號,25日下午,藝術、文學、環保、歷史學者,以及附近的居民們,大家齊聚鳴志,為台北市留下一處人間樂園而凝聚。
「臺北難得有自營成功的文創基地,『梅門德藝天地』正是政府借力宣傳文創政策好選項,相關首長應該來關心!」台灣原住民族文化產業發展協會秘書長李德威,為茶會破題。
「麗水38」,地處師大文教區,蘊含豐富的台灣鐵道、人文歷史、自然生態; 2009年李鳳山師父引領梅門義工至此活化,以文化點亮沈寂多年的都會死角,並得到文化部、經濟部多項奬勵,接待無數國際美好的交流,創造新的文創磁場─「梅門德藝天地」。
「麗水街」的歷史發展穿梭時光數百年,從國民政府遷台,知名人物費驊先生任台灣省鐵路副局長(1948年-1953年),入住麗水街38號;民國60年代,台鐵宿舍完成,成為國家交通發展重要的推手們的家!惟隨著住戶離開,此宿舍群漸趨荒蕪二十年,直到2009年,李鳳山師父率領義工進駐活化、再造,體現融合古今文化與生活,園區內珍貴歷史也得以伴隨「麗水38-梅門德藝天地」的誕生,使原本要佚失的歷史,得以復活傳誦!
今年底,鐵路局將收回拆除,基於不捨全民資產、國民記憶消失,由梅門及知名作家吳德亮老師、陶藝家翁國珍老師等藝文人士共同發起,集合社會賢達於9月25日午後,於園區內60歲玉蘭老樹下品茶論談,同聲「保住台鐵老宿舍.留住麗水三十八」的文化保存,救土地、救老樹、救人性、救文化,保留歷史記憶與國家的文化資產,永傳後世!
透著微微的陽光與濃濃的茶香,伴隨悠揚的笛聲與曼妙的相容舞步,玉蘭樹下的藝文盛宴於焉展開…。發起人吳德亮老師,率先大力呼籲:「台灣需要像德藝天地這種文化保留,不需要太多高樓大廈,很多歷史都在不知不覺中消失了。」知名作家亮軒也感慨表示:「我的一輩子都在這裡了,此地過去不只有台鐵員工,附近知名大學教授皆居住在此,互相討論文學與教育,當年孕育出豐富的人文歷史…,整條麗水街大樹林立,像老玉蘭樹一樣高的樹木整條街都是,台北市已不缺高樓大廈,但有大樹的地方並不多,充滿回憶與歷史印記的老屋與大樹應該要好好被保留!」
在能量漫畫家吳開乾老師現場揮毫連署書的帶動下,藝文人士代表吳德亮老師、翁國珍老師、作家亮軒、紅學作家康來新、環保藝術家廖耀進、民視製作人周在台、陶藝評論家宋龍飛夫人、代表大安區53里的里長聯誼會林正達會長等,共同振筆連署「保住台鐵老宿舍.留住麗水三十八」,譜下光榮輝煌的一頁。
為了凝聚藝文氛圍,吳德亮老師揭起有獎徵答活動,陶藝家翁國珍老師現場表演拉坯,並提供十件作品義賣,吳開乾老師也捐出能量漫畫呼應,宋師母也拋磚引玉,愛心義助,並娓娓道出「宋龍飛老師晚年最愛、記憶最深的地方就是德藝天地…。」現場諸多藝文大德也紛紛上台響應,帶動了真摯的情與藝交流,在場所有人士無不為之動容,為這場歷史性的盛會寫下完美的句點…。
誠如李鳳山師父語重心長呼籲:「我們的立意,是把這裡做為最好的橋樑,讓大家看見善意、善心、善念、善行,所有的好,變得更好,人性都導入善途,毫不猶豫,毫不客氣!」
歡迎走進「梅門德藝天地」,悠遊在人文藝術的美學空間!
保住台鐵老宿舍,留住麗水三十八
弟子 大琳分享
玉蘭花香入茶席,笛樂傘舞悅賓客,藝文活化的台鐵老宿舍區,麗水街38號,25日下午,藝術、文學、環保、歷史學者,以及附近的居民們,大家齊聚鳴志,為台北市留下一處人間樂園而凝聚。
「臺北難得有自營成功的文創基地,『梅門德藝天地』正是政府借力宣傳文創政策好選項,相關首長應該來關心!」台灣原住民族文化產業發展協會秘書長李德威,為茶會破題。
「麗水38」,地處師大文教區,蘊含豐富的台灣鐵道、人文歷史、自然生態; 2009年李鳳山師父引領梅門義工至此活化,以文化點亮沈寂多年的都會死角,並得到文化部、經濟部多項奬勵,接待無數國際美好的交流,創造新的文創磁場─「梅門德藝天地」。
「麗水街」的歷史發展穿梭時光數百年,從國民政府遷台,知名人物費驊先生任台灣省鐵路副局長(1948年-1953年),入住麗水街38號;民國60年代,台鐵宿舍完成,成為國家交通發展重要的推手們的家!惟隨著住戶離開,此宿舍群漸趨荒蕪二十年,直到2009年,李鳳山師父率領義工進駐活化、再造,體現融合古今文化與生活,園區內珍貴歷史也得以伴隨「麗水38-梅門德藝天地」的誕生,使原本要佚失的歷史,得以復活傳誦!
今年底,鐵路局將收回拆除,基於不捨全民資產、國民記憶消失,由梅門及知名作家吳德亮老師、陶藝家翁國珍老師等藝文人士共同發起,集合社會賢達於9月25日午後,於園區內60歲玉蘭老樹下品茶論談,同聲「保住台鐵老宿舍.留住麗水三十八」的文化保存,救土地、救老樹、救人性、救文化,保留歷史記憶與國家的文化資產,永傳後世!
透著微微的陽光與濃濃的茶香,伴隨悠揚的笛聲與曼妙的相容舞步,玉蘭樹下的藝文盛宴於焉展開…。發起人吳德亮老師,率先大力呼籲:「台灣需要像德藝天地這種文化保留,不需要太多高樓大廈,很多歷史都在不知不覺中消失了。」知名作家亮軒也感慨表示:「我的一輩子都在這裡了,此地過去不只有台鐵員工,附近知名大學教授皆居住在此,互相討論文學與教育,當年孕育出豐富的人文歷史…,整條麗水街大樹林立,像老玉蘭樹一樣高的樹木整條街都是,台北市已不缺高樓大廈,但有大樹的地方並不多,充滿回憶與歷史印記的老屋與大樹應該要好好被保留!」
在能量漫畫家吳開乾老師現場揮毫連署書的帶動下,藝文人士代表吳德亮老師、翁國珍老師、作家亮軒、紅學作家康來新、環保藝術家廖耀進、民視製作人周在台、陶藝評論家宋龍飛夫人、代表大安區53里的里長聯誼會林正達會長等,共同振筆連署「保住台鐵老宿舍.留住麗水三十八」,譜下光榮輝煌的一頁。
為了凝聚藝文氛圍,吳德亮老師揭起有獎徵答活動,陶藝家翁國珍老師現場表演拉坯,並提供十件作品義賣,吳開乾老師也捐出能量漫畫呼應,宋師母也拋磚引玉,愛心義助,並娓娓道出「宋龍飛老師晚年最愛、記憶最深的地方就是德藝天地…。」現場諸多藝文大德也紛紛上台響應,帶動了真摯的情與藝交流,在場所有人士無不為之動容,為這場歷史性的盛會寫下完美的句點…。
誠如李鳳山師父語重心長呼籲:「我們的立意,是把這裡做為最好的橋樑,讓大家看見善意、善心、善念、善行,所有的好,變得更好,人性都導入善途,毫不猶豫,毫不客氣!」
歡迎走進「梅門德藝天地」,悠遊在人文藝術的美學空間!